中国外卖!“跑”出万亿元大市场
2025-01-17 16:27:06 欢乐点
        在当今中国,外卖行业已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平凡却又不可或缺的存在。它创造的成绩令人惊叹:短短1秒钟,便能达成3.8万元的成交额;1分钟内,5.6万单商品被送出;1小时里,超30万骑手奔波在配送途中 。

        自2008年国内第一笔线上外卖订单诞生,外卖行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如今,骑手数量超1000万,日均配送量超8000万单,相关消费规模突破万亿元。新年伊始,新华社“民生直通车”记者深入外卖大市场,对外卖员群体进行了实地探访。

中国外卖!“跑”出万亿元大市场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与中国饭店协会外卖专业委员会的数据,中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45亿人,市场规模约1.2万亿元,平均每天花在外卖上的消费金额近33亿元。

        回溯历史,上世纪90年代末,电话订餐在我国部分城市兴起,消费者拨打特定号码,商家即可送货上门。2008年暑假过后,上海交大的几名大学生在经过半年调研后,创立“饿了么”公司,不久便接到上海郊区某大学学生的订单,这一小单,开启了中国外卖行业的大门。2013年11月,美团外卖上线;2014年5月,百度外卖诞生;2017年8月,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众多平台相继涌现,外卖品类从单一餐饮拓展到锅碗瓢盆、生活用品等,几乎实现“无所不送” 。

        外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首先,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美团研究院副院长厉基巍表示,外卖打破了消费的时空限制,许多商户营业时间延长至24小时,传统中小餐饮门店服务半径从500米左右扩展到几公里。其次,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即时配送员达1000万人,年均增长约23%。以美团为例,外卖骑手数量从2019年的399万人增至2023年的745万人,年均增幅保持两位数,且超七成骑手为兼职。再者,行业效益显著提升,生态链逐步完善。相关统计表明,2019年以来,外卖年均拉动餐饮大盘增长3.4个百分点 。

        外卖行业在中国能够迅速崛起,主要得益于四大驱动力。经济的稳定增长为其奠定了坚实基础,2013年至2023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6.1%,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0%提升至2023年的66.16%,城镇人口增至9.33亿人,催生出庞大的城市上班族群体,极大地增加了外卖市场需求。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为外卖运营提供了高效支撑,算法技术的进步,让外卖商品几乎涵盖日常生活的所有品类,推动骑手配送效率不断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促进了外卖市场的持续繁荣,“Z世代”已成为外卖消费的主力军 。

        如今,外卖业务已覆盖全国2000多个县城,东至黑龙江抚远、西至新疆喀什、北至黑龙江漠河、南至海南三亚,都有外卖的身影,甚至在海外也能看到中国外卖的踪迹。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为外卖开辟了更多新场景。今年以来,深圳、合肥、杭州等地陆续推出无人机配送服务,配送商品种类近百种;在杭州、广州等地的酒店,机器人配送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了配送效率 。

        然而,外卖行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隐忧,如骑手权益保障、外卖食品安全、新业态冲击等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抓住新机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优化算法,融入人文关怀,保障外卖骑手权益,如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将“外卖小哥”纳入最低工资保障范围。二是加强监管力度,保障“舌尖安全”,通过“互联网 + 明厨亮灶”模式、建立违规商家公示机制等,打造智慧食安管理体系。三是推动现代配送方式与外卖骑手配送相互补充、协同发展,无人机配送与外卖骑手配送并非对立,而是可以共同发展 。

        外卖行业正朝着更健康、更安全、更智能的方向持续“奔跑”,未来的精彩才刚刚开始。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

欢乐点

留言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