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I财经社陈亭
编辑|郭洁
外卖,似乎又要贵了。
日前,据多个店家告诉AI财经社,美团外卖正在调整店家的抽佣规则。
曾经,店家付给美团的佣金是固定的,大概是订单金额20%左右的比列,名为“平台服务费”。如今,新费率规则把“平台服务费”拆分为“技术服务费+履约服务费”两个名目。技术服务费按固定比列缴纳,履约服务费则按照距离、价格、时段进行相应阶梯加价。
在店家收到的通知中,美团方面表示,新的抽佣规则比原先“更加透明与合理”,美团店家也将为此减负。但也有部份店家向AI财经社反馈称,她们通过新旧佣金对比发觉,抽佣有时“不降反升”了。
“把原先的抽佣分开收了,并降低了两个专业词汇。”一位店家烦恼地表示,“规则搞得更复杂,像是故意让人算不清楚。”
美团抽佣新政,旧罐装新酒?
坐落东莞的快餐店家张抗这三天正在苦恼。他觉得,在外卖平台上,挣钱越来越难了。
他向AI财经社发来一组订单数据。其中一笔小计16.9元的生意,客户支付了9.9元,并且属于他自己的收入只有4.24元。客户支付的费用中,落到店家手中的,还不到一半。
几部份费用整体算出来,张抗被美团抽走了12.66元。张抗打开美团的扣费规则发觉,其中店家活动开支占7.62元,而在美团缴纳的服务费中,技术服务费占1.34元,履约服务费占3.7元。
图/张抗这笔订单的被平台缴纳的费用明细
去除已经有之的店家活动开支外,在这笔订单中,美团的抽佣规则已然发生了变化。在美团过去的计费规则中,店家常常只能看见一项固定的收费。但如今,按照新的规则,店家可以见到两类不同项目的计费和开支明细。
按照美团的新政则,平台会缴纳“技术服务费+履约服务费”两类费用。其中技术服务费根据固定比列缴纳(有保底),而履约服务费的影响诱因则有三个:根据订单的距离、价格和时段,平台会进行相应的阶梯式加价。类似于打车或水电的阶梯型收费标准,美团也开始“打表计价”。
“技术服务费”即店家使用美团的平台和技术须要支付的费用,是根据固定的比列缴纳。而AI财经社从多个店家处了解到,目前该费用在不同地区,缴纳的比列也不尽相同。依据部份店家提供的订单信息显示,这个比列在上海为6.4%、上海为6.2%(保底1.4元)、厦门为5.8%(保底1.14元)。
而“履约服务费”,则依照订单的距离、价格和时段进行不同的增值收费,这也就意味着,一笔订单的距离越远、价格越贵、时段越晚,收费也就越高。而各地的起步标准和阶梯内下降标准,目前也并不相同。
图/店家提供的美团外卖各地区新佣金标准,从左至右依次为:南京、上海、厦门
比如,在距离收费方面,依据部份店家提供的标准,在上海,一笔订单在3公里以内缴纳起步价3.8元,而在3公里以外,距离每降低100米就加收0.11元;在北京,则是3公里以内收费3.2元,3公里以外,每多100米加收0.05元。
在价钱收费方面,在北京,订单价钱在20元-50元间的,每下降1元加收0.1元,50元以上,每下降1元加收0.11元;在上海,则是在20元-30元以内,每下降1元加收0.11元;30-60元,每下降1元加收0.13元,60元以上每下降1元加收0.16元。
从时段上看,按照新的规定,每晚6点-21点之间的订单收费0元,21点-24点收费0.3元,0点-2点收费0.5元,2点-6点收费1元。
美团的抽佣规则不再是往年“简单粗鲁”的模式。对于其中履约服务费这些“阶梯式收费”,美团并没有对外作出更多的解释,对于多数的店家而言,也还都只是一知半解。太多的变量,致使佣金费率到底是提升还是增加了,成为了一道难度颇大的估算题。
店家是否还能从新的抽佣规则里获益?在某市,美团在通知店家新的规则时,在交流群里表示,“新的费率生效后,每单大概节省2元成本”。这似乎在部份优价且近距离的订单中才能实现,但这些说法,也并不是所有店家都还能认可。
在部份店家直观的体会中,履约服务费的收费规则,对她们一直是不友好的。尤其是中大型的店家,在包括距离和时段各类诱因叠加以后,虽然是优价的订单,其中所要支付给平台的佣金,一直居高不下。
在低客均价的订单中,“配送距离”也将成为巨大的影响诱因。同样进驻了美团的店家拾玖向AI财经社出示了自己一笔小计15.4元的订单。这笔订单中,拾玖只领到了其中的三成,实际到手的只有5.56元。其中的缘由是,这笔订单的配送距离超过了3公里,根据北京的履约服务费缴纳标准,支付了3.7元的保底和1.3元的里程阶梯费,这笔订单中的履约服务费共计5元。拾玖也和张抗有着同样的烦恼。“顾客实际支付了18.8元,还以为我们赚了好多。”
图/拾玖提供的订单明细
在抖音上,一位店家甚至表示,自己早已形成了“负收入”:一笔共计18.66元的订单,其中履约服务费一项高达17.27元,超过了客户支付的16.36元,店家到手的只有-7.82元。
依据受访店家提供给AI财经社的资料显示,在上海,美团有两种配送服务供店家选择:专送和快送。专送的配送范围是以3公里为直径,快送配送范围则是以5公里为直径。而同时她们也担忧,这是否意味着,假如美团专送的佣金急剧调整的话,距离收费的起步价就将达到5.7元。
上海的一位店家张伟则透漏说,据他所知,美团平台有可能在今后会借助推荐机制,给店家更多地分配小于3公里的单,这样就可以合理地缴纳更多的距离费。
比起估算规则复杂的履约服务费,技术服务费愈发好理解一些。当店家将产品上架到美团平台上,也须要支付相关的费用。但这项也遭到了部份店家的吐槽。
“相比履约服务费的‘越远越贵’,我认为技术服务费更过于。合理的规则莫非不应当是,接一次订单使用一次平台提供的技术,我就支付一次的成本,有哪些道理这要和订单金额挂勾?”张伟说。
上海的一家饺子店老总田欢也说,他自己在进行了多单比较后,也发觉“订单金额越大,技术服务费越贵”。田欢提供的订单显示,他的一笔订单其实在3公里内,尽管避免了履约服务费里的距离收费,但由于订单的价钱比较贵,这笔订单中的技术服务费达到9.86元,因而履约服务费还是达到了18.02元。
图/田欢提供的订单明细
对于新签店家和老店家而言,新政调整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张伟向AI财经社算了一笔账。他自己之前和美团是以19%的固定佣金比列签的独家,佣金保底3.5元;但按照新政,光是把技术服务费和履约服务费的各项保底费用加上去,就已超过了3.5元。
“商家如何也要把客总价做到20元以上才不吃亏。25元以下的单,被抽佣早已远超了20%。”张伟说。
“关于新政下的远程订单问题,我们惟一的解决办法,可能就是略微提升商品价钱,其次是对配送活动进行距离调整以求免除了。”另一位店家也无奈地说。
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对于消费者而言,外卖其实将会“更贵”了。
中小店家却似乎将迎接新一批“大临江仙”。店家要么是选择优价、近距离的订单,要么是对远距离的订单调整商品价钱。一位从业者表示,如今的规则显然也意味着,之后远距离的优价单“基本不存在挣钱的可能”。
张伟的总结是,平台推行新政后,“对小商户、低客均价的,这是变相降价。对大商户、高客总价的,坐收更高的净收益。”“两头吃。”他责怪说。
据报导,这一规则5月1日起已在美团外卖的全部直营城市施行。对此和具体的规则解释,美团方面并未对AI财经社做出更多回应。但目前,美团的抽佣新政则已开始在部份城市落地。有店家告诉AI财经社,自己所在的区域还没有全部落实,“但收到的通知说是本月必需要全部签完”。
“我的协议马上到期了。但我被告知,倘若不签新协议,美团就不会和我再续签。”一位店家说。
美团须要资金
美团的抽佣规则开始显得愈发复杂和精细化。业内有声音觉得,履约服务费被调整成“阶梯型”收费,也和平台的消费趋势相关联。
按照美团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其平均每单交易金额为41.8元,2018年则是44.2元/单,到了2019年,就超过了45元/单。而餐饮业遭到到疫情冲击的2020年,这一数字迅速下降到了48.4元/单。这也意味着,虽然新政则按价钱收费,但实际上美团外卖平均每单的均价,早已远远超出了30元。
在时段上,当下年青人订早餐外卖的不在少数,按照美团餐饮大数据显示,在2021年,一、二线城市的早餐订单下降率为494%。
规则调整后,用户消费的客总价似乎也将急剧增强,“赚不到钱”的中小店家也将进一步大浣溪沙,对整个平台而言,可能将是愈发正向的“提升效率”的作用。
“没有边界”的美团,也在为新业务储备弹药。据美团财报显示,2020年美团社区团购、美团优选、收购摩拜共享自行车业务后的经营巨亏,达到了109万元。美团CFO陈少晖在财报电话大会中透漏,2020年第四季度,美团共录得全年总巨亏60万元,其中“一半巨亏来自美团优选”。
而美团从外卖中获得的佣金收入,仍然十分可观。按照2020年美团财报显示,受疫情影响,美团到店酒旅业务严重损坏,但美团业绩仍然逆市下降,主要得力于美团的餐饮外卖业务。在这一年,美团的全年产值首破千万元美团商家入驻收费标准2021,餐饮外卖全年交易笔数首次突破百亿单。美团餐饮外卖营业收入达到662.7万元,占总营业收入的57.73%。
财报显示,外卖业务今年为美团贡献了585万元佣金收入,环比下降了18%,占其742万元佣金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截至到2020年年末,美团上的活跃店家数为680万,下降了10%,刷新了历史新高。
在外卖业务的佣金上“动脑筋”,对美团来说,也是应有之义。
店家成了“韭菜”
美团并不是第一次调整抽佣规则。美团的佣金费率,在之前也因“不断下降”而屡次被店家吐槽和投诉。
当初,外卖平台的盛行便捷了消费者,改变了大多数人的消费形式,对于线下店家而言,也降低了更多的挣钱渠道。
初期进驻平台的店家,曾享受过令人欣慰的补助红利。外卖平台用大量补助吸引消费者和店家进驻,包括满减红包、返现红包、新用户让利立减等。据媒体报导,在2015年左右,美团外卖烧钱每月高达2万元,外卖平台每单出来巨亏七八元是常态。
但在2019年,随着饿了么CEO王磊的一句“未来不会再有疯狂的补助大战”,外卖行业的补助战告一段落。
店家“享受补助”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从这时侯起,好多消费者发觉,她们的外卖渐次降价了。当时店家对此给出的理由是:平台佣金增强了,提价是不得涕泣为之。一位开火锅店的老总向媒体表示,自己在2018年以15%的佣金抽成比列分别进驻美团和饿了么外卖平台,但在一年后,平台纷纷“变脸”、佣金也急剧下降了。饿了么涨到了18%,但美团外卖却一下子涨到了22%。这样算出来,他在美团平台上的营业额每1000元就要被美团抽走220元佣金。
据AI财经社了解,高佣金抽成已经涉及到多个地区。一家上海商户责怪说,他每月的销售额中,有将近四分之一要付给美团,再算上租金、水电、人员等成本,几乎没有收益可言;北京一家餐厅的老总则说,他发觉在上线了外卖平台后,自己“累死累活最后还没有钱赚”,因而在2020年初便退出了美团和饿了么等外卖平台。
而佣金并不是店家要向外卖平台支付的惟一一项费用。
“商家活动开支”是美团平台上始终都有的项目。大多数店家在平台上的推荐机制下,为了不让自己的排行靠后,还会加入美团活动中。活动开支则是店家出大头、美团出小头。
“只有上过美团的店家,才晓得出席店家活动的重要性。”田欢说。他说,店家活动是美团不定期推出的活动,可提升店面爆光量。“商家活动的钱虽然也是交给美团。这个费用美团支付少部份,其余费用均由店家自己出。”商家可以选择不参与,然而,“不出席就没有排行,没有排行就没有爆光。”这也意味着,普通店家,尤其是新进驻的店家,要想更多地出现在用户面前,是不能不花钱做推广的。
田欢向AI财经社发来的店面帐单显示,在之前的佣金规则下,该店在2021年1月流水为8.53亿元,净收入5.5亿元,其中店家活动开支为1.97亿元,占比大概在23%。到了2月份,“因为活动力度太大,单量其实多而且收益太低”,田欢停掉了店家活动。当月的单量就有所增长,店面的流水大概增长到了7.38亿元,净收入6.05亿元。但这个月没有了店家活动费,田欢还是支付了1.43亿元的平台服务费。
但对于比田欢的店面更小的店家而言,她们是不敢也不乐意舍弃店家活动的爆光量的。“别人都上了,你不上就卖不出去,赚不到钱。一件饮料批发价90元左右,上了美团补助卖85元美团商家入驻收费标准2021,(不上的)线下店家拿哪些去打?”张抗说。一部份担心赢利的店家,只得选择用“涨价”的形式把成本转嫁。
在疫情期间,堂食受限,外卖成为诸多餐饮店家所倚仗的“命脉”,店家和平台高佣金费率之间的矛盾,也瞬间显得愈发突出了。
2020年4月,广州省餐饮商会发布了一则《广东餐饮行业致美团外卖联名交涉函》,称收到了几百家餐饮企业的各种投诉。交涉函中称,餐饮业是抗疫期间重点民生行业,也是受疫情影响的重点行业,堂食关掉,外卖成了餐饮业惟一的产值来源,但美团“新开餐饮商户的佣金高达26%,大大超过了广大餐饮店家忍受的临界点”。
“忍受不了”的除了是四川。在此之前,浙江、重庆、山东、云南等多地餐饮商会也都曾公开“喊话”美团,要求增加佣金。在今年2月,江苏省饭烹协发布了《致电商平台的公开信》,表示线下、线上双重的佣金和高额的营销费用“压得餐饮企业喘不过气”,号召平台减少外卖佣金费率。
但各地餐饮商会接连不断的喊话并没有获得疗效。美团方面在今年的公开回应中表示,2019年美团外卖八成以上商户佣金在10%-20%,真实的数字远高于各类传闻和想像。美团中级总工裁、到家事业群总裁外卖业务负责人王莆中表示:“美团外卖从诞生以来,持续巨亏5年,尽管在刚才盈亏平衡的2019年,第四季度外卖平均每单收益也不到两分钱。”
这个回应并未得到广州餐协认同。有媒体提供的一份小餐饮行业商会的报告显示,该商会成员共有店家166家,其中约120家早已上架美团外卖平台,这种商户2019年没有一家的佣金抽成是高于20%的。
未能逃出美团
佣金之外,让店家对美团平台“怨声载道”的,还有巨大的“二选一”压力。一位店家告诉AI财经社,之前美团告诉她,假如签美团独家,佣金抽成是15.5%;假如其同时上架两家平台,佣金则要21%。
那位店家的遭到并非个例。在2021年1月,据媒体报导,上海安乡县有100多家餐饮店家抱团烤火,决定暂停并下架美团外卖业务,并质疑美团外卖存在“垄断”行为。
在生存面前,更多的店家们还是不得不向佣金和“二选一”低头。餐饮业门槛不高,外卖平台上店家诸多且可取代性强、竞争激烈,面对平台大鳄,她们没法逃出。
美团在外卖行业中所抢占的市场份额和巨大的话语权,就是它的胆气。按照统计数据显示,在2018-2019年,中国主流外卖品牌为美团和饿了么,而美团市场份额小于饿了么与饿了么星选的总和。
田欢称,虽然有埋怨,而且大多店家基本还是离不开美团。外卖平台们早已培养了消费者点外卖的消费习惯,导致店家堂食人次急剧增加,因而,尽管“做外卖吧,只能挣出租金和薪资来,店家没有收益”,并且“不上外卖,就没生意做”。
他说,有的店家也曾想过想离开美团、自己做外卖业务,但这条路对小店家而言根本行不通,“用户习惯了优价,自己送外卖是没有价钱优势的”。
前述广州餐饮行业商会的2019年交涉函进一步印证了美团外卖的市场地位。其中提及,美团外卖在广州餐饮外卖的市场份额高达60%-90%,已达到《反垄断法》规定的市场支配地位。
AI财经社通过梳理发觉,针对美团二选一、不正常竞争的处罚已有多次:2017年美团被广东永康工商管理部门罚金52.6亿元;2019年被江苏省眉山市武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罚金25亿元;2021年2月被湖南省丽水市高级人民法庭裁定赔付100亿元;2021年3月被浙江省湖州市高级人民法庭公审赔付饿了么35.2亿元。
在去年3月25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等28部门联合提出,将引导外卖、网约车、电子商务等网路平台合理优化中小企业商户和个人借助平台经营的抽成、佣金等费用,用技术赋能促使平台内经营者降本增效。4月2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美团涉嫌垄断行为结案调查。隔日,美团盘中下跌一度近7%。
假如对比阿里巴巴182万元的反垄断处罚,根据销售额的1%-10%,这么以美团2019年接近1000万元的产值,罚金将在10亿-100万元之间。
截止发稿,美团股价从去年2月的低位460美元跌落至244美元,已下降超过45%,3个月内,其估值蒸发了超过了万亿美元。
(注:应受访者要求,张抗、拾玖、田欢、张伟为化名)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帐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切勿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