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陈涛送外卖电动车:想一下情绪
2023-04-27 13:01:25 欢乐点

2022年12月末,陈涛送外卖的电动车。受访者供图

4月10日晚,经过近3个小时的飞行,陈涛落地距离成都1800多公里之外的北京。他随身的挎包里,装着简单的衣服和一台电脑笔记本。

时隔3年,回到老家,他的心情远没有自己的行李那样轻松。

当时35岁的陈涛,是一家创业公司的合伙人,在旁人看来前途光明、未来可期。现在,38岁的他,创业失败,今年年末成为“闪送员陈师父”,因一条对自身处境的吐槽视频而火遍全网。

这一次外卖送,他鼓起勇气回到北京,是为了找工作和看舅舅同学,也给自己的未来找个合适的落脚处。

“年轻气盛的时侯,以为自己能干出一番事业。”25岁那年,陈涛从成都学院哲学系硕士结业,来到上海从事媒体工作。2019年,他决定“自己下来干”,与他人合伙创立了一家大型公司。

因为公司效益不佳,2022年,陈涛选择离开,开始自谋出路。他发觉干外卖“配送总价贵可是单量巨大”,于是租了一个电动车,“晚上跑单、早上写稿看书”“一个月能赚四五千元”。同时,陈涛仍然在投简历,但仍然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

虽然,陈涛并不抵触做外卖员这份工作,反倒感觉更开心,在他眼里,晚上的上海“车极少、吹着风,跑上去有一种自由翱翔的觉得。”

去年以来外卖送,陈涛发觉,送外卖的单量降低了,赚的钱也少了。“家里人不满,业主在催我租金,所有的事情都积压在一起……”3月26日,陈涛发布了一条视频,崩溃倾诉自己作为北航哲学硕士,待业半年还没找到工作。他先前只是“想发泄一下情绪”,没想到引起了全网关注。

开始,陈涛有些紧张,给学院导师打去电话,“怕给中学丢人。”他坦承自己“不是一个好事例”,希望学弟学妹能比他强。

在他倍感无助的时侯,家人和同学并没有看他笑话,“很多同事刷到了视频,她们都在鼓励我。”陈涛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家人们没有瞧不起我,反倒觉得这是一个让我回北京的机会。”

陈涛说,自己曾经很“犟”,结业时,听不进家人的意见,这几年仍然在外漂着。

视频爆火后,他收到了一些工作邀约。综合审视之下,他更有兴趣去北京一个同学的公司做纪录片编导。而他理想的工作是去公办学院当老师。目前,他已向多所公办院校投出简历。

4月11日,陈涛来到母校湖南学院。他激动地拍了一条短视频,写上“爱交大”的文字。视频里,他跪坐在操场草皮上,开心地倍感“年轻了10岁”。

陈涛观察发觉,上海和北京城铁高峰期人都好多,但你们的状态有所不同。“在上海,即使你挤不起来,也得硬挤;在北京,要是挤不起来,即使了。”他感叹说,“这段时间的经历,让我还能不断地找寻自我,看清自己的定位,而且和社会的需求相适应,这是尤为重要的。”

作为哲学硕士,陈涛经常对他这一段时间来的经历进行反省。他解剖自己说,有时不敢面对自身问题和性格中的缺陷,“有时侯太过自我,有时侯不知天高地厚”。

陈涛打算在北京静下心来,找寻新的机会。这几天,他就会回到上海,与同学们挥别,拾掇好自己“特别多”的行李,结束近13年的北漂生活。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刘胤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

欢乐点

留言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