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抖音携手饿了么,达成合作,抖音对本地生活的布局又更进了一步。随着这次抖音的深入外卖行业,本地生活领域是否将迎来一场新的洗牌,我们一上去瞧瞧。
本地生活战场风云再起。
8月19日,饿了么和抖音共同宣布达成合作。双方表示,将牵手探求本地生活服务新场景升级,通过优质的内容、丰富的商品和高效的货运配送,深度联接店家与消费者本地外卖系统,在视频化时代带来“即看、即点、即达”的本地生活新体验。
近五年来,抖音仍然在加码本地生活,大力布署“团购”业务以后,又高调试水外卖业务。今年7月就有传闻称,抖音在公测名为“心动外卖”的APP,但5个月后,心动外卖业务暂停公测,相关小程序也一并下架。去年4月末,抖音生活服务在各地成立当地团队的消息不胫而走。7月开始,抖音又在上海、上海等城市试水“团购配送”,配送服务一份起售,用户填写地址并付款后,订购的套餐即可配送到家。
这次牵手饿了么的合作,更是看出了抖音加码本地生活的决心。随着抖音的深度入局,本地生活领域或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
一、谁给谁补弱项
随着抖音携手饿了么本地外卖系统,本地生活的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升维。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仅互联网本地生活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就达到2.6万万元,环比增长为15.1%;到2025年,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万万元。在互联网广告营销整体市场规模的下降的背景下,万亿规模的本地生活已然成为以广告为主要收入的短视频平台面临找寻新下降点的挑战。
携手饿了么对于抖音而言,是加码本地生活迈出的重大一步。虽然,本地生活领域,饿了么在行业的话语权比抖音要高。
据了解,当下,本地生活是字节跳动优先级最高的业务之一。2021年初抖音对本地生活业务的目标是GMV实现200万元,到11月GMV仅完成100万元。而2022年这一目标到了400万元,翻了一番。
早在2020年,抖音就早已开始布局本地生活。2020年初,美团和饿了么就在抖音上开通了小程序,通过搜索入口步入,同时抖音准许她们在品牌主页放置点餐入口,用户可点击跳转。不过,这一合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疗效。目前两者均以下架相关程序。
据知情人士表示,2021年3月至5月,抖音曾在东莞、深圳、广州、北京、上海、郑州等几个城市,选定一些餐饮店家进行试点(后佛山被撤),但疗效并不好。
有消息称2021年7月,抖音还曾试点“心动外卖”,此后因货运配送体系搭建难度太大而舍弃。现在,在抖音App搜索“心动外卖”关键词,会跳出温情提示称,“目前抖音暂无外卖相关业务计划,‘心动外卖’相关的招商、代理信息均不属实”。
抖音跟饿了么合作具体会以何种形式展开,饿了么会获得多高级别的流量入口目前并未透漏太多合作细节。按照目前的信息来看,抖音与饿了么的合作将“基于抖音开放平台,以小程序为载体”。
此次合作对于本地生活龙头美团的影响,显而易见。在相关新闻发布后,美团股价急剧下跌,20分钟内从下降近1%转为上涨3%左右。据悉,在2021年与美团达成合作的快手股价也在当天闻讯上涨,不过降幅不大。
快手和美团的合作形式为美团在快手开放平台上线小程序,为美团店家提供套餐、代金券、预订等商品展示、线上交易等服务,快手用户将才能通过美团小程序直达。目前,快手上的美团小程序已上线餐饮、酒店、门票、美容美发等多个品类。
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表示,抖音这些日活6亿的超级平台加入外卖战场,会给外卖龙头美团带来压力。不过,抖音和饿了么到底可否合作好,还须要继续观察,虽然,在外卖行业内,这两家公司虽然也算是竞争对手。
二、为何携手饿了么
这场合作对于抖音而言,意不在外卖,而是在布局“本地电商”。在本次合作消息中提及双方将“在视频化时代带来‘即看、即点、即达’的本地生活新体验”,早已略见苗头。
抖音APP雄踞6亿DAU,在抖音上对本地小吃、生活内容高度感兴趣的用户群体,正是这次合作服务的目标用户,此为“即看”。“即点”,发生场景在饿了么小程序上,当用户地理位置、视频内容、周边供给分店能通过技术实现匹配,用户即刻就可对拔草商品将至时下单。“即达”,背后是饿了么覆盖城市每位毛细血管的同城货运履约网路,提供高效的送达服务托底。
“即看、即点、即达”,组成了合作从内容拔草、在线点单到即时配送的体验全链路,这对于背后的内容营运、技术、商品供给以及局域货运能力是极大挑战。
当前在抖音和快手平台上,本地生活的商业化路径多数为,短视频内容拔草,团购订单链接促成交,再到线下店面完成履约收汇。该模式下,除了须要平台实现基于用户LBS的内容和供给的精准匹配,更要求以每位用户地理位置为核心单元,都能实现店家优质内容、即时电商供给和交易、配送履约服务那些复合能力的闭环。
这也意味着须要将视频内容和即时电商配送履约服务完美结合上去,对于当下的短视频和电商平台来说,通过合作进行弱项互补是将商业效率达到最大化的选择。本质上来讲,该模式下,是在探求出内容化的场景的同时,做好即时电商这门生意。
短视频平台内容化和即时电商本质上是两套不同的生态体系。以内容为主的商业化生态体系秉持的是全域流量的分发逻辑,核心壁垒在于优质的创作者引入和热卖内容营运。因而,在内容商业化模式下,广告收入是主要变现路径。
随着互联网步入存量时代,广告业务竞争步入了白热化阶段,流量变现的路径有了新的突破口。近三年爆火的短视频和直播带货,就是在内容商业化生态中进行电商业务探求的成功之举,这也成为了走向“即时电商”服务的过渡桥梁。
但区别在于,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的流量分发机制仍然是借助全域流量分发而实现的。而即时电商则正好相反,受限于区域供需和履约模型的逻辑,平台并不须要进行全域流量分发,而是只须要精准服务好“附近”的用户,为其匹配骑手,提供及时服务。
对抖音来说,重新建一套货运履约体系、商家营运体系,是一项艰深的过程,此前在对“心动外卖”的尝试中,早已尝到了苦头。
对于饿了么来说,缺乏视频内容基因,此前内部开发的“真香”频道收效甚佳,能利用抖音短视频的内容生态来产生交易转化,其实须要因此付出一部份“流量费用”,但仍然是不错的选择。
这次,饿了么和抖音的携手,对于整个行业相互打破“壁垒”,牵手探求行业整体效率最大化也起到了积极性的推进作用。
三、本地生活能够迎来变局
餐饮业遭到的冲击肉眼可见。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产值35870万元,环比下降2.7%,但餐饮收入3694万元,环比增长了1.5%;1-7月份餐饮收入更是环比增长6.8%。尤其是今秋的4月份,数据显示,当月全省餐饮行业收入2609万元,环比增长22.7%,创下了2020年5月份以来的最大升幅。
宏观经济形势困境之下,不少小店家中单上平台的进驻和依赖进一步强化。新的商业技术和解决方案对于急切等待业务复苏的餐饮店家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2022年疫情背景下餐饮企业督查报告》数据显示,近五成受访餐企在疫情期间开拓了外卖、团购等业务。对本地生活店家来说,决定收入下降最关键的诱因,是包括上线外卖在内,怎么在营运渠道多元化下收获更多的需求。
在本地生活业务中,外卖是最大的一块面包。艺恩咨询的报告显示,2022年外卖用户的规模人数和外卖收入在餐饮总收入的占比不断下降。截至到2021年末,外卖用户的规模从2018年的4.1亿人下降至5.4亿人,外卖收入的占比下降到餐饮总收入的21.4%。
▲图:艺恩咨询报告
去年以来,包括中通、京东、拼多多、快手、字节等在内的互联网企业都开始尝试在这一领域加码。
去年1月,中通与快手“同城巨拼”达成合作,中通同城将为其外卖业务提供即时配送服务;6月,易迅创立同城餐饮业务部,但是以易迅到家App为服务载体,在广州等市试点餐饮外卖业务,由子公司达达负责配送;更早前,以社区团购为切入点,拼多多美团等早已在生活服务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随着大鳄们的涌向,本地生活服务的店家数目和用户数、成交规模都在疲弱,市场迅速步入激烈的存量竞争。本地生活领域从不缺乏“战斗”,随着抖音饿了么的携手,行业将掀起新一轮更激烈的战争。
不过大鳄间的激烈争夺,对于消费者和店家来说,并非一件坏事。虽然摆在消费者和店家面前选择越来越多了。对于店家而言,进驻多个平台,能获得更多商务渠道和营销玩法,对于消费者而言,外卖软件没有绝对的不可取代性,平台补助力度和配送服务体验是两大决定性诱因。
未来,伴随着外卖市场规模的一步步扩大,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变化,势必会反推该行业不断升级优化服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