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喜欢影片《志明与春娇》,是由于彭浩翔在影片中营造出的调调:男男女女抽起烟时的那个狂妄与恬然,还有就是让人追忆的便利店情节。
那种永远也长不大的志明对春娇说,那么多年了,他最喜欢的还是7-店里那碗肉不多又有点咸的牛柳牛排,喜欢就是喜欢,不带兜兜转转的。
说到便利店,我们会第一个想到美国,但其实便利店在美国很普及,便利店的起源却不是台湾,而是韩国。
1927年,芬兰佛罗里达州有一家叫Ice的制冰公司在自己的店里摆放了一些生活日用具下来卖,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家便利店。
后来,由于这家店的营业时间为上午7点至下午11点,就索性将菜名称作“7-”。
1974年,台湾零售业大鳄伊藤洋华堂第一次将7-引入台湾,这也标志着美国便利店的即将起步。
1975年,7-变更为24小时全天候营业。到2005年,7-即将成为英国公司。
世界便利店的高潮出现在台湾虽然也是有诱因的:整个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是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也是台湾民众生活节奏最快的时期,存在即是合理的便利店由此得到快速扩张。
不仅我们熟悉的7-,台湾还有、Mart、、ministop、Daily等著名便利店品牌。
现在,这种便利店早已渗透到韩国民众的每一个毛孔里,好多人甚至将全天候营业的便利店当做“家中的另一个冰柜”。
成人刊物都有,台湾便利店太便利了!
台湾便处店为何如此便捷?
首先,从布局上看,美国的便利店密集分布在全省各地。
台湾的4大连锁便利店现在已密布全省各地,普通城市几乎每隔几百米才能找到一家。2016年,加拿大平均每2329个人就有一家便利店,有24.6%的人每周起码去一次便利店,这有全世界范围都是罕见的。
以7-为例,截止2016年末,7-在全球拥有61554家分店,开店数目举世无敌。
其次,从服务上看,美国便利店提供的服务几乎无所不包。
台湾的便利店与其说是一个购物场所,不如说是一站式服务中心,便利店几乎能满足民众所有的日常生活需求。
不仅提供一日三餐的乳品和啤酒供应等常规服务,复印、买票、买药、水电支付、快件收发、照片冲洗、送货上门等服务便利店都可以提供,便利店里甚至连成人刊物每天都在更新,简直便利到变态!
更让人吃惊的是,7-为了解决用户取钱不便捷的问题,专门向政府申请开设7-自己的ATM提款机,而最后国家竟然也同意了!
最后,从职业操守上看,美国便利店最大的魅力在于对每一个细节的处理上。
例如说,便利店的面积通常都很大便利店送货,各个功能区分布合理,随时提供体验式服务。
但是,从商品的码放在食物的包装到环境的整洁,每一道程序都做得一丝不苟,连女宝宝买卫生巾时,为了防止对方的难堪,店员就会贴心地提供包装服务。
把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做到完美无瑕,这就是台湾便利店的匠心!
中国没有真正的便利店!
好多人去了一趟澳大利亚再回去,就会发觉一个残酷的事实:中国没有真正的便利店!为何?
首先,中国丧失了发展便利店的最好时机。
国外引进的第一家便利店是1992年在上海创办的7-,这个品牌当时还是英国的;随即在北京也引进了美国的便利店,但因为全省经济发展不平衡,当时引进美国便利店的还是一些“先富”起来的城市,例如说广州、上海、深圳等地,等到其他城市实力上来时,便利店早已不是生活的必要选项。
其次,中国的便利店似乎并不便利。
例如说,中国的好多便利店都不是24小时营业,根本就不提供凌晨服务;国外便利店能提供的商品种类也少得可怜,基本都是泡面香肠肠之类,所以大多数中国人还是习惯去商场购物而不是便利店。
第三,国外便利店的面积十分有限,根本享受不了体验式服务。
好多国外使利店小到连一张椅子都摆不下,更别提像美国、台湾等地的便利店那样界定出这么多的功能区,所以国外便利店基本是买完就走、吃完就吼的模式便利店送货,不到不得已的时侯谁还光临这样的地方?
最后,国外便利店的水平良莠不齐。
不仅美国的便利店,好多内陆便利店品牌都是加盟的,有些品牌的加盟门槛十分之低,供货渠道也很单一,管理愈加懈怠,其实也不可能提供哪些高品质的服务。
而所有那些缘由归结到一点,就是人心躁了,只看见眼前的利益,没顾及到服务和匠心带来的长效价值,对比一下美国便利店,我们真的有好多思考的地方。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